搜索

天水师范学院全面构建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发表于 2024-05-02 14:44:07 来源:慧虹头条

原标题:天水师范学院全面构建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兰州大学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心在学校挂牌

“圣贤施教,天水各因其材,师范索地小以小成,学院系探校高大以大成,全面无弃人也”,构建天水师范学院立足天水这一西北二级高等教育集群地域优势,差异才培围绕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化人目标定位,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养体坚持向下向西看办学定位,高发展探索和建构以学生成长为主体,质量培养目标以复合型为基础,天水拔尖创新型人才与卓越应用型人才为两翼,师范索地分别延伸至硕士学术学位、学院系探校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核心,全面强化理智与直觉思维训练,构建改变固定型思维为成长型思维、接受型思维为批判型思维为四轮驱动;管理机制以教务处为纽带,以书院制与学院制为双引擎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体两翼”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学科交融,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基作用。一是学校研制和实施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职业实践教育、开放教育课程体系,特别设置跨学科门类文科、理科、工科大类平台课程,职业教育实践课程,及文理融通、知技结合、德行合一的跨专业选修、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等开放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探索和实施了主辅修专业、微专业、联合培养等项目,规定辅修专业相应课程至少45学分、微专业至少20学分。

强化学科引领,突出拔尖创新型人才标杆作用。一是2010年起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创新班,2012年被推广至全校各师范类专业。学校制定和实施《天水师范学院创新人才班培养方案》《天水师范学院创新人才班培养办法》,以二级学院为主导,依托全校15个师范专业,遴选组建各相关专业创新人才班。每年各投入一定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培养,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导论、研究方法等基础平台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创新班考研录取率一般在50%以上,如思想政治教育最高达73%,生物科学最高达71.6%。二是出台和实施《天水师范学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筹建伏羲书院,从2020级起创设鸿勋班,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业生涯规划,选派部分学生到省内外重点大学交流学习至少一学年。

强化学科支撑,突出卓越应用型人才主干作用。一是出台《天水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突出师德修养、学科素养,不断改造和优化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如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造为教育信息化设计与实施,增加实践学分比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每学期开展为期两周的毕业要求达成度专项训练和第二课堂等多种教学技能强化训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第二名。二是从2016级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设卓越教师班,2021年获批甘肃省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计划项目招生65名,优师定向专项计划项目招生124名,其中物理学专业74名、生物科学专业50名,提前批次录取。

“四轮驱动”差异化教育教学体系

创新课程教学评价强化“四轮驱动”。一是加强课程思政创新培训,编写教学设计案例选编作为示范,将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分创新人才、卓越教师、书法教育、国学教育,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班级及专业限选课程体系;特别开设生命教育、经典导读、审美体验、批判思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等自设通识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体育艺术、思政教育等系列在线通识课程,以及跨专业选修等开放课程。二是支持教师加强所授课程相关学科领域独立研究,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实现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核评价的差异化处理,有针对性通过科学与艺术类不同课程分别强化学生理智和直觉思维训练。教师引导学生高度认识人的智能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自我培养和提升的;强化学生成长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训练,教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挑战自我,拓展思维和成长空间,获得持续发展。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助推“四轮驱动”。一是实施教学实绩激励制度,将教师参加一流本科专业课程申报和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纳入考核范围。二是设立专项和综合奖励制度,使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都有通过努力出彩的机会;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积累、转换及多元智能评价机制;开展阅读经典、强化能力、提升素养等主题活动。三是引进中国知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严格抽检查重和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双引擎”差异化管理运行机制

创建和实施书院制。一是在现有关注学科专业教育的学院制之外,实施以教与学和谐发展为中心的书院制,挂靠教务处,由教务处统筹,围绕立德树人,采取五育并举,落实本科生导师制,依托学习生活社区,加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特别是课外养成教育的深度融合,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史哲及与文理工农医的深度融合,为差异化人才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协调整合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人力和教学资源,组织管理和确保跨学科体制机制的建设和运行,确保各项资源实质性到位和工作任务的预期完成,确保教学系负责卓越人才、学院负责创新人才、学校(书院)负责拔尖人才的差异化培养目标管理运行机制通畅有效。

完善和创新学院制。一是创新学院制内部管理机制,实施专业负责人引领、统筹、规划和指导专业建设,系主任具体负责专业建设规划实施质量;课程负责人引领、统筹、规划和指导课程建设,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课程建设规划实施质量,任课教师负责各自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创新以及差异化处理,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多元评价和质量体系建设的目标责任和分工协作机制。二是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与甘肃乃至全国高校、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国家级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等实践教学协同创新平台,以及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经世国际学院、微电子产业学院等建设项目,强化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育人和国际合作育人机制。

经过多年的学生成长“一体”“两翼”“四轮驱动”“双引擎”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学校实现了从单一“向上向东”看到“向下向西”看的目标定位转变,从单一培养目标向面向全体、实施卓越应用型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差异化培养相得益彰的模式转变,从单一学科素养向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从单一知识传授向理智与直觉、理论与实践、成长型思维与批判型思维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体系转变,实现了从单一学院制向与书院制并行不悖的管理运行机制转变,从单一高校教育向高校、行业企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转变,从单一智能向多元智能评价的评价体系转变,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全员成长成才成人,并辐射西北地区部分地方高校,为探索西北地区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积累了一定经验。

(作者:郭昭第)

(广告)(郭昭第)

随机为您推荐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天水师范学院全面构建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慧虹头条   sitemap

回顶部